
一份从部队寄来的表扬信,呈在体育学院领导的办公桌上,被表扬的他,向学院老师叙述着从象牙塔到演兵场,从普通学子到集团军“金牌教头”,用八年时光书写的热血澎湃的青春故事。
他,就是体育学院2014级(现2022级)学生、退役军人周书豪。他的手掌布满老茧,却托起了无数战友的成长;他的眼神坚毅如钢,却藏着对家国最柔软的深情。

一腔赤诚:从青涩学子到铁血战士
2015年9月,当同龄人还在享受大学时光时,周书豪同学毅然携笔从戎。在陆军合成某旅担任机枪手的日子里,这个曾在体育场上挥洒汗水的青年,把训练场当作战场。战友们至今记得,寒冬腊月里他赤膊趴在雪地练习据枪,睫毛凝霜却纹丝不动;盛夏酷暑中他背着30公斤负重奔袭,迷彩服能拧出半盆汗水。正是这般"自讨苦吃"的狠劲,让他仅用一年就获评"四有优秀士兵",更是在2018年以战区第一的优异成绩考入陆军特种作战学院狙击专业。
淬火成钢:狙击枪上的家国情怀
在陆军特种作战学院,周书豪同学与0.01毫米较上了劲——那是狙击步枪瞄准镜的精度要求。为了练就“千米穿杨”的绝技,他苦练“米粒穿针法”:每天用缝衣针在米粒上钻孔,硬是把狙击手的专注力练到了极致。2020年毕业考核,他以全优成绩登上光荣榜。但更令人动容的,是某次野外生存训练中,他将最后半壶水分给虚弱的战友,自己却嚼着草根完成48小时极限潜伏。这份生死与共的战友情,成就他后来带兵育人的精神底色。
薪火相传:教鞭化作强军火炬
2022年担任集团军狙击手教练员期间,周书豪同学先后带出了12名“枪王”。战士小王永远记得那个暴雨夜:在比武前夜,周教员举着手电跪在泥泞中,手把手帮他修正射击参数,两人浑身湿透却浑然不觉。正是这种“把战友举过头顶”的担当,让他所带的学员在海军陆战队比武中包揽前三。而2023年退役前夕,他更以旅狙击手比武第一名的辉煌战绩,为自己的现役生涯画上完美句号。
本色不改:退役复学续写荣光
如今重返校园的周书豪,依旧保持着“突击手”的姿态。清晨的训练场上,他带着同学们进行战术体能训练;征兵宣讲会上,他掀起迷彩服展示伤疤:“这道是高原驻训冻伤的,这道是索降训练磨破的——但正是这些伤痕,让我读懂了军人的勋章。”今年4月,他通过层层选拔成为海军陆战队预备役人员,在返岗复训中再获“先进个人”,并获得部队表扬。战友们都说:“老周的手,既能托起钢枪保家卫国,也能托起更多年轻人的军旅梦。”

从青涩学子到铁血教头,从现役精兵到预备役先锋,周书豪用九年时光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正如他在训练日志中写道:“军装可以褪色,但忠诚永不退役;战场可能变换,但冲锋永不止息。”这位岳麓山走出的硬汉,正以冲锋的姿态,在强军兴国的征程上续写着新的传奇。
编辑:体育学院
(责编/ 曹恫 初审/宾思捷 复审/喻俊 终审/李丽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