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院
栏目信息
【学科专业】招生专业介绍
【考研通知公告】体育学院研...
【通知公告】2018届硕士研究...
【招生就业】体育学院2018年...
【招生就业】体育学院2018年...
【学科专业】体育学院教育硕...
学科专业
当前位置: 首页>>学科建设>>学科专业>>正文
【培养方案】湖南理工学院体育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
2017-10-08 16:04  

“十二五”以来,我院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抓住了高等教育改革和高等体育教育发展的良好机遇,经过“十二五”期间的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综合实力得到有力提升,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社会影响逐步扩大。

“十三五”期间,为主动适应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等三大战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三:一是若干高水平大学进入“双一流”大学;二是现代高等院校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三是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我校经过认真调查、学习与研判,提出了在“十三五”期间,将学校建成“有较高社会影响力的特色鲜明的地方大学”这一奋斗目标,并统一了“抓内涵、强特色、促转型”的办学指导思想。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2010—2020)》、《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十三五”规划》和《湖南理工学院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基础与背景

“十二五”以来,我院在建设“省内知名体育学院、国内先进体育学院”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又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一)“十二五”体育学院建设的成就与特色

1、建设成就

(1)专业建设稳步扩大。“十二五”期间,学校为适应高等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与新形势,改“系”为院,成立了体育学院,下设理论、球类、体育舞蹈、田径、社会体育等五个教研室和一个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专业建设也由原有的一个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扩展为体育教育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两个本科专业。

(2)师资队伍逐步加强。通过“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我院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都得到了有力改善。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5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0人,讲师17人,助教3人;博士2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22人。初步形成了一支年富力强、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3)科研水平明显提高。“十二五”期间,我院教师参与编写国家级、省级专业教材18部,学术专著8部,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17项,近年来发表科研论文200多篇,科研到帐经费逐年增加。

(4)精品课程立项领先。“十二五”期间,我院先后有学校体育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大学体育四门课程获得了省级精品课程立项,在全省体育学院中排名第一,取得领先。

(5)竞赛成绩取得进步。“十二五”期间,我院在2014年湖南省第九届运动会武术、健美操比赛中分别荣获女子团体第二名、男子团体第三名,共获得金、银、铜牌22块。在2012年全国大学生啦啦操比赛中获团体第四名。在2014年湖南省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上获5金、6银、6铜;在武术锦标赛中获得团体总分第三名。在2014年湖南省第十届大学生运动会上获12金、12银、5铜;获优秀代表团;获健美操团体总分第一名,武术男女团体总分第三名、女子团体总分第一名、男子团体总分第三名,田径女子团体总分第三名。

(6)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十二五”期间,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新建了综合体育馆一座,整体翻新标准田径场一个,添置了大批体育器材,学院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7)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十二五”期间,我院在2002年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大赛中荣获理论、技能竞赛团体总分二等奖;在2004年,男子群舞《喊湖》获湖南省舞蹈类最高奖——三湘群星奖金奖;在2005年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男子群舞《风帆起洞庭》获一等奖;在2008年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获二等奖;在2011年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中荣获团体总分、专业技能、基础理论三项一等奖;在2014年湖南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获一等奖。此外,我院学生考研率连续六年在全省同类体育专业院校中名列前茅。

2、发展特色

(1)课程建设成果突出。我院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对课程建设一贯予以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了课程建设团队,按专业特长安排了课程责任教授,先后有学校体育学四门课程获得了省级精品课程立项,形成了课程建设优势与特色。

(2)实验教学富有特色。我院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对本科实验教学同样给予了高度关注。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被评为省级优秀示范实验室。实验课程的开出量、实验教材的出版量、实验场地的占有量,在全省体育院系中居于领先。

(3)办学条件与环境具有优势。我院地处湘北重镇——岳阳,人文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环境优于大多数省会以外的高校,为广大体育考生向往的湘北体育名院。我院场馆条件与体育设施较之省内多数体育院系,具有一定的优势。

(4)办学质量保持先进。我院已有三十年办学历史,积累了丰富的体育人才培养经验,形成了良好的办学文化和传统。“十二五”期间,我院在课程建设、科学研究、竞赛成绩方面取得的长足进步,在各种艺术、舞蹈比赛中取得的显著成绩,学生“考研率”在全省体育院系中的稳居首位等,都是我院办学质量保持先进的生动例证。

(二)“十三五”体育学院面临的问题与形势

1、存在的问题

(1)队伍建设尤其是学科领军人才培育有待加强。与省内外知名体育学院相比,我院师资队伍建设在学历结构与学术能力上仍有待进一步提高,高水平学科领军人物严重不足,部分学科人才断层现象比较突出。

(2)课题立项尤其是国家级科研立项亟待增加。与省内外知名体育学院相比,我院省部级科研项目立项仍然偏少,国家社科基金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仍需增多。

(3)论文档次尤其是国家权威期刊与CSSCI源刊论文亟待增加。与省内外知名体育学院相比,我院教师虽然在学术论文发表数量上差距不大,但在论文发表期刊档次上却存在较大不足,尤其在国家权威刊物和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明显偏少。

(4)专业设置尤其是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有待拓展。与省内外知名体院相比,我院在运动人体科学和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的原有优势并末得到充分发挥,错失了开办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和民族传统体育本科专业的良好机遇。

(5)教材开发尤其是社会体育专业新开课程教材的开发力度不够。与省内外知名体院相比,我院已办的社体专业教材不齐全,新教材开发偏少,拟办的运动人体科学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新教材尚无准备。

(6)学位建设尤其是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申报行动较为迟缓。申报进程落后于湖南师大、湖南大学、吉首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工业大学等学校。

2、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十三五”期间,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将进一步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将促使我国经济社会进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新常态。我国实施的“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重大战略将促使我国社会各行各业发生深刻的变革和发展。正是在这种国际国内社会经济变革的推动下,我国高等教育包括高等体育教育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从发展机遇看,国家层面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一带一路”的战略推行,“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体育事业总体目标的提出及推行,将为我院在“十三五”期间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省市层面的“建设教育强省”任务的制定和岳阳市“一极三宜”建设的开展,将为我院在“十三五”期间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校层面的将湖南理工学院建设为“有较高社会影响力的特色鲜明的地方大学”这一发展目标的提出及达成,将为我院在“十三五”期间的进一步发展指明努力的方向。

从现实挑战看,我国社会、经济、文化、教育与体育正处在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时期,体育事业包括高等体育教育发展面临着巨大的调整,根据我院所处的经济、社会、教育环境分析,主要现实挑战可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如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为岳阳市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学校师生健康服好务,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二是如何在“互联网+”时代运用互联网思维,使互联网与体育教育实现深度融合,创造新的高等体育教育生态。三是如何在“中国制造2025”的引领下,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先、人才为本”,使我院在“十三五”期间得到进一步创新发展。四是如何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过程中,发挥体育的优势,为“一带一路”的全面实现服务,同时扩大我院在省内外的影响力和生存发展空间。五是如何在学校提出的“抓内涵、强特色、促转型”的办学指导思想引领下,加强我院的专业内涵建设,创建学院品牌和特色,促使应用型体育学院的早日形成。六是如何实现高等体育教育的产教融合、校企结合,完善我院高素质体育人才培养体系,推进我院的内涵式发展与应用型发展。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及历次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重要精神为指导,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引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有关办好高等体育教育的文件精神,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突出改革创新,注重内涵发展,切实提高质量,为把我院建设成教学研究型学院和省内知名一流体育学院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发展思路

以提高人才质量为根本,以加强队伍建设为核心,以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为关键,以提高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为抓手,以管理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创新为动力,进一步调整结构,充实内涵,弥补差距,扩大优势,体现特色,加速推进应用型学院建设。

1、立足学科前沿。我院学科发展必须立足国内外体育学科发展前沿,努力凝练学科发展方向,合理配置学科力量与科技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使学院成为我校打造创新工程的“突击队”与“排头兵”。

2、瞄准省内一流。我院学科发展必须发挥独有的地域优势文化优势,与办学优势,吸纳湖南师大体院、吉首大学体院、湖南大学体院、湖南科技大学体院与湖南工业大学体院办学的有益经验,尽快弥补差距,跻身省内一流体院的行列。

3、强化顶层设计。我院学科发展必须对照省内外一流体育学院建设的核心要素,找准主要差距,进一步明确今后五年的努力方向,切实与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统筹衔接,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建立适应教学科研型学院的体制机制。

4、坚持特色发展。我院学科发展必须坚持“有特色、有目标、高起点、高水准”的建设之路,既要在可比性办学指标上达到省内一流体院的水平,更要形成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5、实现重点突破。我院学科发展必须通过持续的重点支持,在队伍建设尤其是学科领军人物培育,在课题立项尤其是国家级项目突破,在论文档次尤其是国家权威刊物论文发表,在专业设置尤其是新办专业拓展,在教材建设尤其是新课程的教材开发,在学位建设尤其是体育一级学科硕士点申报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以推动学院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进一步提高。


三、目标与任务

(一)发展目标。加快推进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学院建设,努力提升办学实力与办学声誉,综合办学实力达到省属高校体育学院的前三名。具体指标见表1。

 

表1 :体育学院“十三五”学科建设主要指标

项 目

指 标

2020

指标属性

人才培养

办学规模(人)

880

约束性

毕业生初次就业率(%)

95

约束性

研究生招生与培养(人)

20

约束性

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篇)

3

预期性

省级教学成果奖(项)

1-2

预期性

省级精品课程(项)

5

预期性

省级教学团队(个)

2

预期性

省级重点建设本科专业(个)

1

预期性

队伍建设

新增教授人数

3

预期性

新增博士人数(含在读)

7

约束性

省级教学名师(人)

1-2

预期性

新增学术领军人物

2-3

约束性

硕士学位拥有者百分率(%)

50

约束性

学位与

专业

新增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个)

1

约束性

新增本科专业(个)

1

约束性

科学研究

年科研到帐经费(万元)

15

约束性

省级重点实验室(个)

1

预期性

新增省部级科学研究基地(个)

1

预期性

新增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个)

1-2

约束性

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个)

1

预期性

新增全国教育规划科研项目(个)

1

预期性

新增国家体育总局研究项目(个)

2-4

约束性

新增省级科研项目(个)

6-8

约束性

在国家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篇)

4-6

约束性

在CSSCI或CSCD来源期刊上发表论文(篇)

>40

约束性

新增省级以上科研获奖(个)

4-6


(二)发展任务

1、人才培养。我院在”十三五”期间,办学规模宜控制在880人左右,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达95%以上;硕士研究生培养拟先与已有硕士点的其它院系合作,遴选导师4-6人,在体育人文社会学与体育教育训练学二个二级学科上共同培养硕士生10人左右;新增省级优秀学士论文3篇;新增省级教学成果奖1-2项;省级精品课程7个(含原有的5个,新增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重点建设本科专业1个。

2、队伍建设。我院在“十三五”期间要努力打造一支与建设教学研究型相适应的教学科研与管理队伍。到2020年,专任教师规模达到50人左右;新增教授3人;新增博士人数(含在读)7人;新增省级教学名师1-2人;新增学术领军人物或高层型人才2-3人;教师队伍中拥有硕士学位以上者的百分比大于50%。

3、学科建设。我院在“十三五”期间要举全院之力,优化学科结构,构筑起特色鲜明、综合实力强、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力争在5年之内,申报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取得成功;并努力创造条件,稳步推进专业拓展,新增运动人体科学本科专业1个。

4、科学研究。我院在“十三五”期间,要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年科研到账经费达30万元以上;创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新增省部级科研基地1个;新增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个;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个;新增全国教育规划课题1个;国家体育总局哲学社会科学项目2—4个;新增省级科研项目6—8个;在国家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4—6篇;在CSSCI或CSCD来源期刊上发表论文40篇以上;获省级以上科研奖励4—6个。

5、交流与合作。我院在“十三五”期间要坚持对外开放与交流合作,不断吸纳国内外知名体院办学的先进经验。在未来5年中,每年拟派有潜力的学术骨干2—3名赴国内知名体院脱产访问学习;每年选派7—10名学术骨干参加国内外学术研讨会;聘请3—5名省内外知名学者为我院外聘教授或特聘教授;与湖南师大体院、吉首大学体院、湖南大学体院、湖北大学体院建立密切的校际合作关系;并与国外(境外)1-2个同类学院建立合作关系。

6、社会服务。我院在“十三五”期间要充分发挥高等体育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在岳阳市体育局的支持下建立社会体育服务站4—6个;与岳阳市相关医院合作,设立运动康复中心1—2个;与体育产业公司合作,建立体育器材研发中心1—2个;获取社会赞助年均30万元以上。

7、制度建设。我院在“十三五”期间,要着力构建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教授治院、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大学教育制度;改革院学术委员会机制,实现“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相对分离、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和相互支撑;建立符合市情校情的人财物管理制度与配套政策,形成可持续、高效率的学院发展模式。

8、支撑条件。我院在“十三五”期间要积极筹措资金,争取广泛的校内外支持,加强专业教学训练场馆建设;加大实验室建设的投入;改善教职工与学生的教学、学习与生活环境;加强学院信息数据建设与网站建设。“十三五”期间,力争院经费预算综合收入年均增长10%,2020年在职人员年度总收入比2015年增加50%。

9、党建与文明建设。我院在“十三五”期间。要进一步提高院领导班子统揽全局、科学决策、务实创新的能力,全力推进党组织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加强师生思想政治教育,构造学院文化品牌,大力提升学院文化软实力,推进和谐学院的建设;新增市级以上“文明窗口单位”1个,把学院建设成“全市文明标兵单位”。

(三)建设重点

1、构建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长效机制。“十三五”期间,我们必须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学院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强调向本科教学倾斜、向一线教师倾斜;把教学工作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严抓教学管理,充分发挥教学督导团、学生评价委员会及教学质量监控方面的作用;把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作为推进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

2、加强课程建设与实践教学。“十三五”期间,我们必须加大优质课程资源的开发力度,增加前沿课程与综合类课程,扩大学生的课程选择空间和自由度;推进本科课程标准建设,推行“核心课程责任制”,培养7—8门教学效果好、学生评价高、业内有影响的优秀课程;增加实验教学和本科生实习经费投入,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建立本科教育实习基地6—8个,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建设特色发展项目。“十三五”期间,我院必须充分利用学校地处洞庭湖畔和南湖水域的独特地理优势,建设特色水域发展项目。先期应将龙舟运动优先发展起来,成立龙舟运动队,开设龙舟课程,使龙舟运动进入高等学校的课堂。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发展水上摩托艇等其它水上运动项目。

4、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十三五”期间,我们必须优化专业结构,明确专业定位,重点建设好体育教育这一优势专业和社会体育这一特色专业;在稳步推进的前提下,申报运动人体科学本科专业1个;完善学院本科专业教育结构;做到每个本科专业均有相应研究方向作为支撑,努力把学科建设成果转化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优质资源。

5、深入推进“人才强院”战略。“十三五”期间,我们必须以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和民族传统体育等二级学科硕士点学科方向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学科领军人物与学术骨干的培养力度,加大在职教师攻读博士学位的培养力度,构造“定位明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的人才队伍建设体系。

6、大力推进“科技强校”战略。“十三五”期间,我们必须精心组织力量,集中优势实力,发挥协同攻关,提高申报与承接国家级研究项目的能力。以申报和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为目标,尽快实现国家级课题零的突破。5年内,我院教师在国家重点期刊和CSSCI、CSCD来源期刊上发表高质量论文40篇以上,立项省部级课题10项以上,建立省级科研基地1个以上,为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申报奠定良好基础。

7、努力实现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的申报成功。“十三五”期间,我们必须在完成上述五项重点工作的基础上,举全院之力,争取申报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取得成功。为达到这一目标,必须不断凝练学科研究方向,积累科研成果和人才培养实绩,突出高显示度成果的产出,不断累积与创造标志性成果。

8、大力加强国内外体育合作与培训项目。“十三五”期间,我院必须充分利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所提供的发展空间,充分发挥体育的先天优势,在国家体育总局、商务部等政府部门支持下,拓展我院与国外相关运动队的训练与交流合作,扩大学校影响并提升我校体育教师、运动员的综合素质。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本规划由院长主要负责进行编制,经院学术委员会论证,教代会审议,由党政联席会议讨论通过后报学校批准后执行。本规划必须明确规划实施的专门负责人,并组织强有力的工作班子,将规划逐年分解,予以贯彻落实。全院教职工要切实做到“决策以规划为依据、工作以规划为指南、考核以规划实施效果为标准”,共同维护本规划的权威性。

2、注重统筹协调。学院要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和全体学生大会,对学校和学院“十三五”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进行宣讲,获得师生员工的认同,增强使命感,使规划执行过程成为凝聚人心、共谋发展的过程。

(二)资金保障

1、改革经费分配机制。学院要成立专门的预算小组,以规划目标为导向,统筹考虑学校生均拨款经费,维持费、学科建设专门经费、基本业务费及自筹创收经费等,集中资源,突击重点,分阶段、分项目统筹考虑经费配置,优先保证人才培养和学科重点建设领域的需要。

2、提高经费自筹能力。学院要在争取上级部门下拨经费逐年增长的基础上,通过办学、有偿技术服务、开放场地、获取赞助等多种途径,大力提高学院自筹办班经费的能力与额度,力争年均院创收经费达到30以上,为学院学科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3、精心编制经费预算。学院要根据“条块结合、分类指导、重点保证、兼顾公平”的原则,合理分配学院经费,重点保证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必要支撑条件建设、重点学科和研究基地建设、学科梯队建设、实验室建设、国家项目前期投入等。具体经费预算安排情况见表2。

 

表2 :体育学院“十三五”期间经费预算(万元)

项 目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合计

人才培养

4

6

8

10

12

40

队伍建设

5

5

10

10

10

40

学位与专业

4

5

6

7

8

30

科学研究

4

5

5

6

6

26

社会服务

2

2

3

3

3

13

交流与合作

3

3

4

4

4

18

支撑条件

2

2

3

3

3

13

合 计

24

28

39

43

46

180

 

(三)措施保障

1、加强队伍建设

(1)造就高水平的学科梯队。学科梯队建设关键在于选拔、培养学科带头人及其后备力量。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切实加强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优先安排进修学习,考察交流及参加重大教学科研活动,促进人才的成长。同进也充分发挥一批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抓紧培养和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队伍,特别是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必须有政策作保障,加大投入,营造一个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2)拓宽培养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渠道。我们要创造宽松的成才环境,尤其是政策上的倾斜和精神上的鼓励与支持,重点解决中青年人才的培养、培训和与外界专家联系和合作的机会,以期开阔视野,更好地把握学科前沿信息,了解有关国内外最新体育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

(3)优化师资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与学科专业结构。我院要制定培养规划和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支持鼓励具备条件的老师晋升教授,取得硕士学位和报考博士研究生。

(4)加强对教师的业务考核,建立业务进修制度。通过完善考核制度,建立教师个人业务档案,尤其是对青年教师实施动态跟踪管理,对任期内按计划要求达标者,给予重点扶持,对成绩突出者鼓励和奖励。根据需要留出业务进修时间,保证其在近五年内不少于一年以上的在职进修时间,有计划地组织校内假期培养,同时兼顾校外培训。

(5)减轻学术骨干的课务负担,使其能够集中主要精力从事科学研究,创造出学术精品,加大科研资助力度,为学科组成员多出成果多出精品提供足够的经费支持。同时根据学校相关政策和制度,实行科研奖励,鼓励多出成果,提升学院的整体科研实力。

(6)在学校的支持下,使学科组的骨干成员能在有关高校兼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使之在指导研究生的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以便在条件成熟时顺利实施研究生教育。同时通过与其它高校的合作攻关,为独立问鼎国家级课题积累经验,使我院在高水平研究成果方面有新的突破。

2、加强专业建设

(1)按照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改善专业结构。在传统专业学科基础上,努力跟上时代的发展,并积极创建和开设新的学科专业,为地方体育文化发展和繁荣培养高级人才。依据现有的专业办学优势,把体育教育专业做大做强。特别是对社会急需、对学科发展起关键作用的三级学科领域:如大球健身理论与技术方向、健身健美方向、保健与康复方向、小球方向等进行建设,发挥其学科优势,带动所属二级学科的成长与发展。

(2)建好一门优势专业——体育教育专业和一门特色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新增××××本科专业。“十三五”期,我院应通过完善和优化专业结构,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体育学科群。

(3)到2017年,争取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两个二级学科能与外校联合招收硕士研究生,至2020年,力争申报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取得成功。

(4)根据学科专业拓宽的需要,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重新组合专业主干课程模块,重点加强体育教育与社会体育专业建设,把体育教育专业拓展为两个目标方向:主修体育教育方向和社会体育指导员方向;社会体育专业拓展为三个目标方向:保健康复方向、社区体育方向、教学训练方向。将以打造精品课程为切入点和突破口,通过《学校体育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篮球》、《排球》等课程的建设,造就新的重点学科梯队,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3、凝练学科方向

(1)进一步强化学科专业的融合共建。在学科建设上,把相近学科进行合并重组,充分体现学科专业综合化思想,建立覆盖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运动技术教学与训练的学科专业群。

(2)建立有特色的学科方向,并以此为重点加强建设。我院重点建设学科的确定应根据现有师资的研究实力并结合学院的办学特色进行,学科建设应以体育教育训练学为主体,带动体育人文社会学科、运动人体科学学科的建设。

(3)学科建设必须立足于不断改革与创新,根据社会发展和需要,加大学科交叉渗透的力度,增强学科专业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特别是应加强体育文化、体育产业经营、体育管理、体育经济等方向的创新与追踪研究,建立产、学、研互通的教学平台和联系网络。

4、形成学术梯队

(1)建立合理的学术梯队结构。在一个学术梯队中确定1-2名本学科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人。每个学科方向。要培养2-3名本学科方向上学术造诣较高的学术骨干,每个学术骨干应配备若干名助手。

(2)应重视加强学术带头人品德修养和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一个学术梯队是否有战斗力,有高水平的成果展示,关键在于学术带头人必须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是一个发挥集体力量创成果佳绩的人。同时对其它学术骨干的培养除强调扎实的专业基础外,也应强调团结协作,敬业精神的培养。

(3)学术梯队建设必须拓宽交流和沟通的渠道,通过聘请校外专家讲座,一对一指导,横向的参观学习和访问、考察,不断完善知识结构,丰富科研知识,提高创新能力,切实解决体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5、提高科研水平

(1)开展高层次的科学研究。它是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也是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学科建设中一定要有相对稳定且具有优势的研究方向,紧跟学科前沿和科技的最新发展,以体育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为主,重点开展与体育人文、运动训练、体育教学、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联系紧密的课题研究。在今后的5年,力争独立承担国家社科和自然科学课题2-3个。

(2)集中学术骨干,联合校外力量,力争在城市体育、社区体育、运动后备人才持续发展等研究领域有所突破。通过精心设计、调研、建新课题,达成高层次、高起点、多模式地开展科研工作。

(3)通过制度创新,强化科研和学术氛围。学科组成员要围绕学科方向,创造地开展科研工作,力争推出有影响力的标志性科研成果。

6、促进学术交流

(1)定期在全国聘请有影响的著名专家进行学术讲座。聘请2-3名知名学者为我院学科建设特聘教授。

(2)每年选派7—10名学术骨干参加省内外符合其研究方向的学术会议,并要求回来后做专题汇报讲演。

(3)每年组织二至三次同一学科方向的教师到兄弟院校访问、考察、交流,回来后交工作汇报。

(4)组织教师参加全国、省级科研机构的科研活动,力争获奖。

(四)条件保障

1、创建先进完善的教学科研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硬件环境,是学科专业建设的重要保证。在满足基本需要的前提下,相对集中财力物力,加强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的基本条件建设。

2、加强图书情报资料建设,建立库藏丰富、来源广泛的图书资料室,为各教研室配备现代化的办公设备,能够快捷便利地上网查询有关资料和信息,利用现代技术服务于教学实践。

3、在保证基本教学设施的基础上,对重点学科加大投入,改善硬件环境。特别应为重点学科的实验室、重点课程的教学工作,提供较先进的设备。

4、扩大实习基地的建设,特别要重视教学观摩和见习环节的拓展,及时掌握就业动态,为毕业生的就业作好前期准备工作。重视教学的模拟基地建设,通过对外开放的基地服务,节省资金,购置先进的重大仪器设备,为教学服务。

(五)进度保障

我院“十三五”规划的实施,必须有科学合理的时间安排、进度安排与责任保障。为达成这一目标,现将我院“十二五”学科建设进度作如下安排(见表3),以提供规划执行的时间与责任保障。

表3 :体育学院“十三五”学科建设项目年度任务分配及主要责任人

项目

内 容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责任人

办学规模(人)

750

800

840

860

880

周次保

毕业生初次就业率(%)

95

95

95

95

95

喻 俊

研究生招生与培养(人)

2

4

4

6

10

周次保

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篇)

1


1

1


李佳川

省级教学成果奖(项)

1


1


1

刘帮华

省级精品课程(项)


1


1


周次保

省级教学团队(个)

1


1



魏 瑶

省级重点建设本科专业(个)


1


1


李佳川

新增教授人数

1


1


1

周次保

新增博士人数(含在读)

1

1

1



李佳川

省级教学名师(人)


1


1


周次保

新增学术领军人物

1



1


周次保

硕士学位拥有者百分率(%)

35

40

40

45

50

李佳川

学位

专业

新增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个)




1


魏 瑶

新增××××本科专业(个)


1




李佳川

年科研到帐经费(万元)

12

14

15

18

20

魏 瑶

省级重点实验室(个)



1



刘帮华

新增省部级科学研究基地(个)


1




周次保

新增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个)

1


1



周次保

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个)





1

刘怀金

新增全国教育规划科研项目(个)


1




李 莉

新增国家体育总局研究项目(个)

1

1

1

1

1

周次保

新增省级科研项目(个)

2

2

2

2

3

魏 瑶

在国家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篇)

8

10

12

15

20

李佳川

 

(六)评估保障

1、指标落实。本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具有行政效力。由学院分解落实到各个教研室或各个学术团队,并纳入到年度考核指标体系,将指标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2、评估检查。学院在“十三五”初期、中期和末期,拟组织规划实施情况专项评估检查,并公布评估结果。评估结果与各教研室、各学术团队负责人工作绩效考核挂钩。

 

 

 

体育学院

2016年1月15日

 

关闭窗口
学校主页 校学工部 校教务处 校招生网 校就业信息网 校研究生院 校信息中心 校图书馆 校团委 湖南省体育局 国家体育总局 书记校长信箱

湖南理工学院体育学院  版权所有